CN EN
开云(中国)   /   开云(中国)   /   专题报道   /   学者之声   /   正文

分享

绘画系教授代大权的文章《石头、剪子、布的博弈》发表在美术报(2022-03-28)
2022.03.29

编者按:

“危险”的信号?丨2022年研考国家线发布,艺术类位居学科第二

3月11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分数线”发布。艺术类学术学位、专业学位a类录取线361分,b类351分,位居学科第二。《2022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数据显示,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创下最高纪录,达到457万,涨幅达21%。这是最近5年连续在高位上超过两位数的高增长。2022年院校计划招生人数110万左右,相比去年增加不过数万人。因此,分数线被抬高是意料之中的。

据介绍,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考研报名人数为457万人,二者的比例接近2∶1。不难想象,考研正在走向普遍化,成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必过的一道坎,或者说是一种“人生规划”。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分析,考生选择考研的原因(多选),近六成的考生因为就业压力大,想增强就业竞争力;有一半考生是为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加强文化素养;还有部分学生因留恋校园生活以及想在学术上深造。

高学历人才增多,把求职门槛不断拉高。研究生教育的“学术研究”色彩正在淡化,反倒更像是求职敲门砖。考研学生把考上称为“上岸”,这很形象,这说明考研是种刚需——渡过风浪、踏上陆地才有安稳,而不是为了从容不迫的学术兴趣。

考研分数线大幅上涨、考研人数急剧增多,事实上“很多工作不需要高学历”,正向的思路是做大蛋糕,显著扩大就业机会,让考研不再继续“刚需化”。

当无数学子挑灯夜读、冲刺备战之际,考研热度背后的诉求应该被更多聆听,形成对经济社会加速运转的推力。本期美术报邀请清华美院教授代大权等多位专家共同探讨由研考艺术类分数线上涨带来的,对艺术生、对艺术学学科,乃至对社会的影响。

石头、剪子、布的博弈

代大权(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教授)

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就业的趋势看,对艺术方向绘画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业也越来越难,高不成与低不就的择业困局如首鼠两端,让还未毕业甚至正准备考学的学生惶恐不已,摆在众人面前的就业、择业与专业的关系,实际如同石头、剪子、布的博弈。

就业是所有毕业生的头等大事。如果说学校的成绩被当做人生的起跑线,就业便是遥望人生终点的角度,正确的角度以最小的视差,最短的距离和最明白无误的方向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反之,毕业无异失业,专业等同无业,耽误的又何止是生命不再的精力与时间,还有人生珍贵的理想与信念。

因而,在遥望之前,务必明白石头、剪子、布的选择在人,结果在事,博弈体现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事所摆布的被动。

当就业是石头的时候,择业是布,专业是剪子,强调布的有容乃大,肯定剪子的无欲则刚。当就业是布的时候,择业便是石头,专业则是剪子,先争取社会的接纳,再实现专业的突破。当就业是剪子的时候,择业就是布,专业则是石头,只有敢于面对社会的剪裁,才有展现石头顽劲的机缘与价值。

就业在这种博弈中之所以始终占有先机,是因为它是绝大多数学生必须的选择,无论是面对市场还是进入体制,抑或自主创业单打独斗,融入社会与占有社会份额都是人类共同生存的理性之路、必然之举,至于人的择业与专业则有更多偶然的因素,甚至还有情感的因素,对必然与偶然的判断,同时也包含了对理性与感性的判断。

就业同时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需求,而择业与专业则反映迟滞,临阵不磨枪,何谈快与光。社会的真实需求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处于变态而非固态,人生长恨水长东,水是流动的,社会是变化的,以不变应万变的要义是必须了解万变,而了解就得就业。

目前之所以在出了学校的大门,却要面对如何进入社会大门的困境,实际是社会自身正处于变局之中,院校专业的设置与社会需求的自选之间的不同步,学校共性的产出与社会个性的吸纳不同步,美术的公共目的与美术个性追求的不同步,择业的客观要求和专业的主观价值的不同步等等,不同步是社会发展到此一阶段的必然现象与问题,本质是因为在发展,只有停滞不前的社会,才不是创造问题而是累积问题,尽量争取同步的努力,常常要从每个人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而不是等待与抱怨。国家对艺术专业院校的文化课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正是通过共性的统一来试图同步择业与专业的特殊,审美早已不是个人的喜好而更是社会的需求,所以在石头、剪子、布的博弈中,人的自我设计非常重要,角色判断非常重要,主动求变非常重要。孟老夫子曾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动以乘势,静以待时,非常重要。

图、文来源:绘画系代大权教授

本文发表在美术报 2022-03-28

© 2024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100084

© 2024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